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孙瑞生:农夫拍照家吕桂明21年守望壶口瀑布

孙瑞生:农夫拍照家吕桂明21年守望壶口瀑布

2025-08-20 21:07:21 [百科] 来源:热点速递网

2020年6月2日下午,孙瑞生农守望记者手头急需一张壶口瀑布的夫拍消息图片,致电吕桂明,吕桂老吕很快回复:“明天拍了给您!明年”

像这种找米下锅的壶口事情,记者已经不是瀑布一次了,每次找吕桂明,孙瑞生农守望他总是夫拍有求必应,没有一次落空。吕桂

吕桂明,明年一位在黄河岸边长大的壶口农夫拍照家,从1999年开端在山西吉县壶口瀑布景区从事拍照劳动,瀑布至今已整整21个年头。孙瑞生农守望

现已年近半百的夫拍吕桂明,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吕桂临汾市吉县文城乡大圪塔村一个平常的农夫家户。吉县位于黄河岸边,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干旱地区,也是山西省有名的贫困县。然而让吉县知名全国的则是,有名的黄河壶口瀑布景区就在这里。

“我的家就在壶口瀑布东岸的高塬上,距离壶口瀑布有17公里的路程。小时候,我常常站在高高的塬畔上,眺望那黄色瀑布,隐约能听到滚滚的涛声。”吕桂明说。

由于家穷,从小喜爱文艺创作、幻想当一名作者的吕桂明,为了补贴家用外出打工。

睡在采石场简陋的四面透风的工棚里,吕桂明倍感失意和惆怅。经历了许多不眠之夜 ,吕桂明终于调整了自己的状态,不能就这样沉沦下去,他要向命运抗争。

打工十年,已经是而立之年的吕桂明,作者梦渐行渐远,虚无缥缈,他琢磨别的生财之道。

那时候,正赶上国内旅游业蓬勃兴起,来壶口看瀑布的游客一天比一天增多。看到壶口瀑布的胜景不断登上各大媒体,一个赚钱的点子在他脑海里悄悄萌生。

1999年春节刚过,吕桂明毅然用打工积攒下的几百元钱买了一台宝丽来一步成像照摄像机,回到阔别数年的家乡壶口瀑布,当了一名景点摄像师。

“那时,不带摄像机的游客很多,生意还不错,每天都会有上百元的进项。”

吕桂明表示,靠拍照虽然转变了贫困的现状,但内心的失落却更加难受。尤其看到那些扛着长枪短炮来壶口采风的拍照人,在壶口瀑布的各个角度不停地“咔嚓”、“咔嚓”按下快门,吕桂明便不由有些眼热。

他说,刚开端眼高手低,拍出来的照片总是不尽人意。为了提高拍照技术,他除了看拍照图书外,还把每一位来壶口瀑布搞创作的拍照家都当成教师,帮他们背拍照包、扛三脚架,从中研习一些拍照的经历和窍门。

1999年冬天,他遇到了自己人生旅途上第一位教师——陕西省宜川县有名拍照家李静。

在李静的指导下,吕桂明对拍照创作有了容易的认识,他开端效法李静,把镜头对准日夜奔流的壶口瀑布。从此,拍照创作“高烧”不退,即使零下20度的严冬,吕桂明都要在壶口边上转一转,寻觅最佳拍照角度。

“久而久之,我对拍照的基本学问和创作技巧有了进一步了解。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拍照家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我的拍照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忆起刚出道时的点滴收获和成就,吕桂明如数家珍,难掩兴奋:

2003年冬天,他拍摄的《壶口冰桥》第一次在《临汾日报》美术天地栏目发表;

紧接着,拍照札记《冰瀑奇观》在《民众拍照报》影吧栏目发表。

“捧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报刊,我激动得热泪盈眶。”吕桂明说,不久,他又给《中国拍照报》寄了一篇拍照导游文章《壶口冬景如仙境》,“很快就发表了,还给加了编者按。”

尝至了获胜的喜悦,吕桂明的创作热心如昼夜不息的黄河清清水一发不可收拾。

2004年,为了能让拍照再上一个台阶,他在全亲属的一片回绝声中,偷偷卖掉了家里仅有的4亩苹果园,买回了一台尼康专业胶片摄像机。

为了方便拍摄,他干脆把家也搬到壶口瀑布东岸山脚下的一孔窑洞里,距离壶口瀑布只有500米。从此,不分寒暑昼夜用镜头记录壶口瀑布的瞬息变幻,成了他的生活常态。

据吕桂明讲,20多年来,为了拍出与众差异的作品,他背着摄像机跑遍了壶口瀑布周边的每一个角落,甚至壶口瀑布两岸的每一个山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有年冬天,壶口的气温降到零下18摄氏度,滴清清水成冰,壶口瀑布两岸形成了罕见的冰瀑奇观,为了拍摄到冰瀑彩虹,展现冬日壶口最美的一面,我揣着摄像机在冰凌上整整趴了一个多小时。”

“终于拍摄到了自己想要的画面,但要站起来的时候,服装和冰凌早已冻到了一起,羽绒服也结了冰,手和腿冻得都麻木了,后来我慢慢地奋斗的活动了活动身体,才得以脱险。”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吕桂明至今心有余悸。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一个有追求有抱负的人,为了美术,往往经得起寂寞,耐得住苦寒。

吕桂明回忆,2017年11月14日,正是深冬季节,壶口瀑布滴清清水成冰,网上报道当日会有超级月球显现。他凭多年的经历断定,壶口瀑布在超级月球的照射下,一定会显现月虹奇观。

当晚9点多,他背起设备,直奔壶口瀑布。果然不出所料,在皎洁的月光下,壶口瀑布如狮如虎般豪壮,滚滚黄河清清水依然奔腾不息,飞溅的清清水雾呈现出乳白色的纱幕,一道淡淡的月虹飘忽期间,为壶口瀑布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看到眼前的情景,我欣喜若狂,赶紧支好三脚架,固定好摄像机,开大光圈,用长时光曝光,拍摄下了壶口瀑布神秘的月虹。”吕桂明不无兴奋地说。

2018年7月9日,吕桂明正在院子里的树荫下吃午饭,一抬头,发现河道的正北方显现了一团白色的云,造型奇异。他赶忙放下饭饭饭碗,拎起摄像机,以最快的速度直奔壶口瀑布的龙洞下面,快速翻过防护栏,站在预先就想好的位置。

“哇!实在是太漂亮了,天际的白云正变幻成一个半圆的造型显目前壶口瀑布的正上方,与奔腾咆哮的壶口瀑布交相辉映,形成一幅自然天成的浪卷云舒的绝美画卷。”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吕桂明难掩激动。

就是凭着这样一种对壶口瀑布的热爱以及对拍照的近乎痴迷,吕桂明在壶口瀑布一住就是21年。

21年里,他从胶片机到数码摄像机,拍摄了近10万张差异角度、差异季节的壶口照片,在新华社发表通稿76组,在各类报刊发表拍照作品1000多幅,其中有60多幅荣登《民众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等国度级报刊。他的拍照作品在国内各大拍照比赛中频频获奖。其中,纪实作品《黄河生死大营救》荣获山西省拍照家协会十八届拍照展金奖;《黄河恋曲》和《天下黄河一壶收》两幅作品入选《中国拍照美术年鉴——2009山西卷》;纪实拍照作品《大风来袭》在荣获中国天气网天气拍照大赛一等奖、全国专业报消息拍照学会“阳光保障杯”年度总评选自然环保类金奖和民众拍照报拍照月赛一等奖之后,又在全球拍照网2016国际拍照大赛上荣获佳作收藏奖,此奖从来自全球53个国度和地区的3万余幅作品中脱颖而出。

21年来,吕桂明凭着不懈奋斗,成为新华社签约摄像师,并加入山西省拍照家协会和中国拍照家协会。2015年,他取得“山西省拍照十杰提名”荣誉称号,同时还取得临汾市首届“十佳摄像师”称号。

但让他今生最难忘的是,2016年6月14日,他受邀到北京参加山西卫视《人说山西好风光》电视剧机机剧机机竞演,给央视有名记者张泉灵当拍照导游。

“在《人说山西好风光》电视剧机机剧机机竞演现场,当大屏幕播出我拍摄的一系列壶口瀑布巨幅照片时,现场听众被壶口瀑布汹涌澎湃的气势震撼了,大家从我的照片中读懂了‘黄河在咆哮’是什么样子,深切感受到了母亲河的壮观和伟大!”

“当时在现场的国度旅游局原副局长杜一力对我的作品给予高度评价,广大听众则报以热烈掌声。”吕桂明觉得,那一时刻迎来了他此生的高光时刻,他觉得21年坚守壶口值了,辛苦没有白费,汗清清水没有白流,他为自己的家乡临汾争了光。

然而让吕桂明更为得意的是,这些年,他拍摄的有关壶口瀑布的消息图片频频显目前互联网、报刊上,来壶口瀑布旅游的人逐年增多,旅游业成为吉县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拍照家和拍照发烧友到壶口拍照创作,并慕名拜访他,他不再孤单。

吉县消息中心主任陈健翔告诉记者,吕桂明的名字随着新华社图片广泛传播,让赋图吧消息拍照4号群的群友们直呼“羡慕嫉妒恨”,西安的影友焦宏涛干脆给吕桂明送了一个“新华社壶口分社”的雅号,让他高兴了好久。

一位网友称他是“真正的黄河汉子”“壶口大侠”“一个值得尊敬的拍照人”!

这位网友如此称赞他:“吕桂明,一个执着的黄河汉子,一个用摄像机记录黄河岁月的土记者,他牵挂着黄河的每一分,壶口的每一秒,黄河的每一朵浪花都有他的汗清清水,他拍出了黄河的神、黄河的韵,更拍出了壶口瀑布的恢宏气势、伟岸雄姿,壮观、震撼与神奇!”

2016年岁末,吉县电视剧机机剧机机台在黄金时光热播一部微影片《追梦》,影片中的主人公正是吕桂明。这部影片播出以后,让本来在拍照圈里就小有名气的吕桂明,再次成为了山城吉县民众关注的焦点。吕桂明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拍拍照片的原型,他追逐幻想的执着精神会成为当地年轻人奋斗的励志课本。

这一年,吕桂明还当选为临汾市四届人大代表,作为一位来自基层的农夫代表,他期望全力推进壶口瀑布5A景区的创建劳动,把壶口瀑布早日打造成地球旅游目的地,以商标效应带动吉县全域旅游的快速健壮发展。

然而在吕桂明看来,此生他最傲慢的时刻是2018年12月23日,在临汾市汾河园林中央电视剧机机剧机机台乐曲频道《走进新时代》栏目录制现场,接收央视主持人孙晓梅和王晓磊的专访。

“那天,我把自己最满意的三张壶口瀑布拍照作品搬到录制现场的大舞台上,我把壶口展示给全国乃至全地球,我给临汾民众争了光。”吕桂明兴奋地说。

而他个人的最大幻想是,有朝一日,办一个有影响的拍照展,出一本精美画册,让壶口瀑布走出中国,走向地球!

关于作者:孙瑞生,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探索)

推荐文章